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(NIAID)的科學家們近日報告說,兩種轉基因的廣泛中和的抗體(bNAbs)保護恒河猴免受恒河猴病毒傷害。在將基因突變引入兩種有效的HIV bNAbs后,研究人員準備了兩種稱為3BNC117-LS和10-1074-LS的bNAbs的靜脈輸液。
每個改良的bNAb單次注入,6只猴子一共分為兩組,每組每周暴露于猿類免疫缺陷病毒(SHIV)長達37周,而12只猴子的中值為3周,沒有抗體。SHIV是一種人造病毒,通常用于HIV非人類的靈長類動物研究。
在此次研究中,實驗室分子微生物學實驗室主任也評估了將兩種改良的bNAbs注射到6只猴子身上的效果,這是一種在資源有限的臨床環境中更可行的管理途徑。這種bNAb混合物的濃度比靜脈注射的單個抗體低三倍,可以保護這群猴子20周的中值。
研究小組證明,在最初的bNAbs中引入的基因突變增加了注射后的耐久性,并導致了延長的保護期。這些突變并沒有影響到bnab與病毒結合的方式,而是在注射后延長了它們的活性。如果在人體上被證明是安全有效的,那么從理論上講,這種在身體上的延長活動可以在臨床訪問之間延長更長時間,以獲得預防方式。
這種方法加入了其他候選藥物和生物醫學技術,目的是在沒有艾滋病病毒疫苗的情況下,為艾滋病病毒提供長期保護。目前正在進行的研究包括在非洲和美洲進行的兩大三期臨床試驗,即AMP研究,用于抗體介導的預防。
鑒于改良的bNAbs在非人類靈長類動物中的成功,研究人員下一步將測試它們在人類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。第一期臨床試驗評估3BNC117-LS已經開始。(來源:生物谷 Bioon.com)